难在何处 路在何方
——对阿坝州农民增收问题的研究

农民增收是当前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核心问题,它直接影响着农民的生活消费和生产投入。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体制变革、农产品产量增长以及产品价格提升等外延型扩大再生产作为农民收入主要的支柱已逐渐失去其原有优势,农民增收面临着许多困难和现实矛盾。本课题组深入基层,走村进户开展调查研究,结合本地资源优势,吸取别处先进经验,旨在探索出一条切实可行的增收之路,为各级党政决策提供参考。

一、阿坝州农民收入状况与差距分析

改革开放以来,阿坝州农民收入增长了7倍,生产生活水平得到了极大提高。但是,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整体水平不高,且与相关地区之间的差距逐步拉大,严重阻碍着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和人民生活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一)、阿坝州农民收入发展历程:

回顾二十余年来的发展历程,阿坝州农民收入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特征,走过了“高速增长--缓慢增长--快速增长--缓慢增长”的曲折道路。

1、“六五”期间(1981-1985),为我州农民收入高速增长时期,每年以26.95%的高速递增,农民人均纯收入由1980年的154元猛增1 倍多,年均增额为50元。

2、“七五”期间(1986-1990),农民收入增速放慢。其递增速度降为6.62%,五年中只增加了117元,发展速度较“六五”降低了20个百分点,年均增额不及“六五”时期的一半。

3、“八五”时期(1991-1995),农民收入增速下降势头得以扭转,年递增速度迅速提升到10.79%。年增额为55元,恢复到“六五”水平。

4、“九五”时期前三年(1996-1998),从1996年至1998年的三年间,年均增长速度超过13%,快速增长特征十分明显,到1998年终于突破千元大关,较1990年翻了一番多。

5、1999年到2001年,快速增长势头迅速下滑,年均递增速度回落到1.69%,成为二十年来增长最为缓慢的时期,尽管1999年创造了历史最高纪录,达到1227元,但其后两年又回落到1191元和1224元。三年来一直在1200元水平线徘徊。2002年低速态势得以扭转,提升为7.15%,人均增加87元,收入水平跃上1300元台阶。

(二)、阿坝州农民收入差距对比:

1、阿坝州所处位次:

1)、与全省各市州相比较:2002年,我州农民人均纯收入为1311元,所处位次保持2001年水平,居全省21个市州的倒数第二位,仅高于甘孜州。

2)、与全国三十个少数民族自治州比较:2001年,阿坝州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居倒数第九位,只分别高于甘肃的甘南、临夏和云南的德宏、怒江、迪庆、文山以及新疆的克孜勒苏柯尔克孜及四川的甘孜等八个少数民族地区。但是,从增长速度来看,在落后于阿坝州的八个自治州中,除云南的德宏州外,其他各州的增长速度都比阿坝州快得多,有的高达10%以上,如果按此发展速度计算,只需3-4年,将有大部份地区赶上并超过阿坝州。

3)、与全国十个藏族自治州比较:阿坝州农民人均纯收入水平居倒数第四位,只分别高于甘肃的甘南、云南的迪庆和四川的甘孜等三个藏族自治州。

2、发展速度差距:

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后,我州农民收入取得了明显增长, 1980年至1990年的十年间,农民收入增加了3.36倍,高出全省40个百分点,略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在“八五”时期,全国、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分别增长1.3倍、2.7倍,而我州远远落后于全国全省水平,却只增长50.68%。“九五”时期,我州以增长52.89%的速度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42.78%),接近于全省64.34%的增长速度。二十年来,阿坝州农民收入较1980年增长了6.7倍,年均递增9.77%,而全国、全省同期则分别增长了10.8倍、9.13倍,年均递增速度达13.13%和12.27%,高出我州3-4个百分点以上。

3、收入水平差距:

1)、与全国全省整体水平的差距:在改革开放之初的1980年,阿坝州农民人均纯收入略低于全国全省的整体水平35元左右,因“六五”期间增长速度快于全国全省,到期末,收入水平已高出全国(398元)、全省(315元)水平2元、85元。经过“七五”缓慢增长期后,再次低于全国全省水平,且差距拉升为169元和41元。“八五”期间,我州以低于全国全省一半的速度发展,其差距到1995年已变为779元、379元。“九五”时期,我州增长速度终于超过了全国平均水平,接近于全省平均增长速度。但因基数过小,其差距攀升过1062元和713元水平线。到2002年,我州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全省的差额仍达797元之多,只比全省1995的平均水平(1158元)高153元,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则长达7年之久。

2)、与相关地区的差距:1999年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上海市已超过全国平均水平1.44倍,高达5409元,是阿坝州的4.41倍,就连排位倒数第一位的西藏地区也超过阿坝州近100元。2001年,在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中,收入排名前三位的新疆昌吉、博尔塔拉和巴音郭楞,其收入分别为3313元、2932元、2742元,分别高出阿坝州2089元、1708元和1518元,而且三个州的发展速度均在4%以上。2002年农民人均纯收入居全省第一位的成都市是阿坝州的2.58倍,位居前一位的巴中市(第十九位)也高出阿坝州110元。

3)、与全国先进自治州的差距:省委省府对阿坝州提出了再用5年时间把阿坝州建设成为“经济发展速度快、民族团结好、各族群众生活质量高”的全国少数民族模范自治州的奋斗目标。如果我们将各少数民族自治州的农民收入增长率锁定在2001年的水平,2001年收入水平位居前5位的昌吉等州,到5年后的2007年,农民收入水平将高达3000-4500元;2001年收入增长速度位居前5位的红河、大理等州也将超过3000元水平线。阿坝州要实现农民收入水平跻入前5位的模范自治州目标,每年必须保持21%以上的递增速度,其难度可想而知。

 

二、影响农民收入增加的因素剖析

综观我州农民收入近十二年来发展的阶段性与曲折性,并通过与全省各市州、全国30个少数民族自治州及10个藏族自治州的比较,不难看出我州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不但有其自身条件的制约,也有其外部环境的影响。这里我们着重就自身环境、条件以及生产经营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深入剖析,而对于如户籍管理体制、农业投入融资渠道等外部影响因素不再赘述。

(一)、影响农民增收的内部结构因素分析

1、家庭经营收入持续减少,主体支撑作用不断削弱。

从农民收入来源分析,家庭经营收入占农民收入比重高达80.5%,其它收入却仅占19.5%,通过对农民增收弹性系数的计算得知,农民人均纯收入与家庭经营收入的平均弹性系数为1.06,而与工资性收入、非生产经营性收入的平均弹性系数为0.93、0.89。但是,自1999年以来,农民家庭经营收入不断下降,三年间分别较上年下降8.7%、3.25%。农民家庭经营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也由1998年的86.9%依次下降为82.3%、80.7%和80.5%。由此可见,家庭经营收入作为农民增收的主要支柱,对农民收入增长的主体支撑能力不断削弱,是导致农民收入增长困难的直接原因。

2、非农产业收入徘徊不前,收入增长动力不足。

从农民收入构成分析, 农民收入中农业收入占总收入的65.0%,而非农收入仅占35.0%。在家庭经营中, 第一产业的收入占总收入的72.1%,第二产业的收入占7.2%,第三产业的收入占20.7%。我们根据“九五”有关资料建立道格拉斯经济模型: Y=1.3134L0.5981×K0.4019(式中,Y为人均纯收入,L为人均非农产业收入,K为人均农业收入)。计算期内,在农民纯收入年均增长的11.35%中,农业收入的贡献率仅2.88%,非农业收入的贡献率为8.5%。1998—2001年间,非农产业的收入一直处于徘徊不前状态,增减幅度分别为+5.0%、-23.5%、+9.3%。2001年较1998年减少58元,下降了10.3%。非农收入占总收入的比重由1999年的32.3%下降到27.8%。由于非农产业收入增长乏力,且在总收入中所占的比重过低,对农民收入的拉动作用不明显,成为农民增收困难的主要原因。

(二)、影响农民增收的深层原因剖析

1、资金、土地等生产要素投入的不足对农民收入增加的推动力减弱。

1)、农业投资不足。根据农业投入增加的基本规律:农产品总值中再投入农业的比率应随着人均收入的增加而增长,且当人均收入每增加 1%时,农产品总值中再投入农业的比率则相应增加0.3%。但从我州近十年来的有关资料分析,无论是国家、集体、还是个人对农业的投入都低于农业发展的最低需要量。其主要表现为:一是财政支农支出所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下降。1990年以来,我州财政支出以年均15.3%的速度递增,而财政支农支出的年均递增速度却仅2.0%。 “八五”期间累计支农支出占财政支出的比重为2.9%,“九五”期间仅为1.9%,下降了1个百分点。二是农村贷款占银行、信用社贷款的比重下降。金融机构贷款中农村贷款呈增长趋势,但占金融机构贷款总额的比重却由1990年的6.2 %下降至2000年的5.7%,下降了0.5个百分点,而且中长期贷款中农业贷款占贷款总额的比重自1995年以来一直在15.0%左右徘徊;三是农户对生产费用的支出比重不断下降。1998年农户家庭人均经营费用支出497.57元,2002年下降为305.99元,人均减少了191.58元,占总支出的比重由26.5%下降到14.62%,下降了12个百分点;人均购置生产性固定资产支出从1998年的81.69元减少到54.64元,占总支出的比重由4.4%下降到2.6%,下降了1.8个百分点。

2)、耕地零星分散,草场沙化严重。 农业用地是农民的基本生产资料和生存条件。阿坝州完成96万亩退耕还林任务之后,耕地面积只有71万亩,人均仅1亩地,而且大多是小面积在坡、沟、坝零星分布,不能成片集中耕种,难以形成专业化生产和发挥规模优势。近几年来,由于自然的、人为的因素影响,草场沙化问题十分严重,到2001年止,共有121万亩草原退化,占全州可利用草场资源的2.1%,并且每年还在以8到9万亩的速度蔓延。

3)、生产工具和经营方式落后。  一是农业机械总动力不足。 截止2002年底,全省全国每公顷耕地拥有机械动力水平高达54.15千瓦、66.75千瓦,而我州还不到6千瓦,这还主要集中在河坝地区,大部分高山、半山仍然采用传统的二牛抬杠的耕作方式,草地几县仍是传统的放牧方式;二是主要农业机械与设备人均拥有量低。阿坝州农村人均农机动力1千瓦,低于全国最高水平的天津(2.84千瓦)和西部最好水平的新疆(2.38千瓦)。进一步计算得出,我州每333个农业人口才拥有一台拖拉机,每2017人才拥有一辆农用汽车,大量的生产资料和农产品的运送仍然依靠人力肩挑背扛;三是对已购置的农机设备和已建成的水利灌溉设施管理不善,利用率低,造成一定程度浪费。

4)、农业生产科技落后。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我州农业科技应用水平只有30%左右,低于全省和全国平均水平,没能从根本上解决农业生产科技水平落后的局面。据抽样调查,2002年全州人均优质粮食品种播种面积、人均机耕面积、人均薄膜覆盖面积等都只占到人均耕地面积的33%左右。畜牧业仍是粗放式经营,草场围栏面积、人工牧草种植面积分别为142万亩、27万亩,草场围栏面积只占草场总面积的2.1%。 农业科技落后主要表现为: 一是科技队伍规模小,全州农业系统专门人才仅占农业人口的0.01%,且流失严重,使新的科学技术难以在农民中推广应用;二是农业科技投放经费不足,导致开展工作难度大,科技宣传、推广力度不够,不能使科学技术真正传授、推广到农民手中。据有关资料显示:2001年财政支出中科技三项费用190万元,仅占财政支出的0.1%;三是农民科技热情低。绝大多数农民在很大程度上仍然停留在凭经验、凭感觉从事生产,科技兴农意识差,学科学、用科学的热情和能力较低。

2、经济基础差是造成阿坝州农民收入增加缓慢的主要原因。

1)、农村产业结构不尽合理,市场经济体系发育迟缓。   在我州农民家庭经营中,第一产业所占比重过大,但其发展速度却十分缓慢。统计资料显示: 2002年在农户家庭经营收入中,来自第一产业的收入占总收入的81.1%, 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和大多数市州, 仅比1998年下降了4.6个百分点, 而来自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收入只占18.9%。农村市场经济发育缓慢,农产品商品率低,生产尚处于比较原始、封闭的自给自足时期,农民商品性收入少。2002年, 农民家庭出售农林牧渔以及手工业等产品的现金收入人均589.63元,比全省少288.23元;产品商品率为49 %。加之工业基础薄弱,财政困难,资金匮乏,使非农产业起步困难,缺乏经济结构调整的启动力量。

2)、乡镇企业发展水平低,对农民增收贡献小。我州的乡镇企业起步晚,规模小,效益差,严重制约了其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更为重要的是削弱了对农村经济和农民收入增长的贡献额度。调查资料显示:2002年农民从事非农产业所得到的收入人均为572.36元。从非农产业收入占整个总收入的比重来看,1998年非农产业收入仅占总收入的29.7%,到2002年仍只有26%,而全国和全省在2000年就已分别达到了44.2%和41.9%。我们只相当于全省1995年的水平,非农产业的收入差距日益拉大,尤其是在发展乡镇企业方面的差距明显。我州乡镇企业职工人数3.29万人,平均每个乡镇企业拥有固定资产原值3.27万元,平均每个职工创造增加值只有4857元,创利税仅1974元,人均报酬收入3096元,均远远低于全国和全省的水平。

3)、城镇化水平低,吸纳农村劳动力功能较弱。近几年我州小城镇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但是普遍存在着起点不高、档次还比较低、功能还不强和发展还不平衡等问题。用城市化水平(即以非农业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为标准)来衡量,我州城市化水平仅为30.6%,尚处于发育起步阶段,与全国的平均城市化水平有较远的差距。城市化程度的严重滞后与就业结构的不合理,导致农村劳动力不能自由流动,缺乏有效竞争,限制了农民增收的机会,制约了农业劳动生产率和农村经济效益的提高。

3、经济效益差是影响农民收入增加缓慢的根源

1)、劳动生产率水平低。 阿坝州36.8万农村劳动力主要集中在第一产业,其创造的农业总产值仅为14.4亿元,居全省倒数第3位。全州一二三产业的增加值结构为25.6:36.4:38.0, 对GDP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2.9%、44.8%和52.3%,而与之对应的从业人员结构却为74.4:5.7:19.9。也就是说:占全部从业人员74.4%的一产业从业人员,却只创造了全州GDP的25.6%,对当年GDP增长的贡献率也仅有2.9%,而占全部从业人员只有25.6%的二三产业从业人员,却创造了全州GDP的74.4%,对当年GDP增长的贡献率却高达97.1%。在第一产业中,每位劳动力年内创造的农业总产值仅为3664元,年生产粮食、牲畜肉类分别为507公斤和150公斤, 除肉产量高于全国全省49公斤、12公斤外,人均创造农业总产值和生产粮食都远远低于全国(5195元、964公斤)、全省(3915元、942公斤)水平。

2)、土地产出率低。从农业用地效益分析,单位面积农作物产量:粮食全州为198公斤╱亩,低于全省平均水平18公斤,最高的理县也仅为322公斤╱亩。油料全州为90公斤╱亩,低于全省30公斤,最高的理县也仅为143公斤╱亩;蔬菜全州为1932公斤╱亩,最高的理县为2830公斤╱亩,略高于全省水平。虽然我们拥有优质的天然草场,但由于畜牧业生产方式的原始性和畜产品加工的严重滞后,作为支柱产业的畜牧业,每亩草场产出的牧业产值只有12.95元。

3)、资金产出率下降。1990年,每百元资金投入可以创造出农业产值583.34元,自1995年后,由于农副产品价格下跌和农产品“卖难”问题的出现,农业比较效益进一步下降,加上资金投入与科技投入结合不够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投入效益持续下降,1995年每百元资金投入创造的农业产值下降为373.13元,减少了近4成,2000年再度下降到363.69元。

4、劳动者素质因素是影响农民增收的内在因素。

1)、劳动力文化素质的影响。 农民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体,农民文化程度和自身素质如何,直接影响到一个地区经济的发展,更关系到农民自身收入的增长。农民家庭经济效益的高低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劳动者文化程度的高低。据抽样调查资料显示,农业劳动力中,具有初中文化程度的只占总数的18.1%,具有高中及以上文化程度的占3.4%,而小学、文盲、半文盲则占78.5%,并且在农村有初中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壮年劳动者中,相当一部份厌农情绪十分严重,又缺乏必要的在非农产业就业的技能而不能及时转移,这种落后的农耕文化孕育的传统观念和价值取向造成对收入的直接影响。

2)、劳动力负担系数的制约。 劳动者负担系数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呈负相关关系,即负担系数越高的家庭,农民人均纯收入越低,反之则高。我州人均纯收入最低的壤塘县农户负担系数为1.767,而收入最高的红原县农户负担系数为1.684,可见劳动力负担系数是影响农民纯收入水平的一个重要因素。

3)、传统农业观念与市场经济的矛盾。实践证明,经济发展和收入增加的速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思想观念转变的快慢。而在我州这样一个边远少数民族地区,一方面是相当部分农村工作的组织管理者思想陈旧,多是沿袭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工作方式和方法,在发展农村经济上还主要依赖行政手段,缺乏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更缺乏带领农民发展市场经济的技能。另一方面是大多数农民思想保守封闭,尚未树立新的价值、竞争、质量、效益等市场经济观念,仍用计划经济、产品农业那一套来认识问题和处理问题,在生产过程中害怕失败,怕担风险,不少农户不敢大胆使用农业新技术、开发新产品,仍较普遍地固守传统的生产技术,沿袭长期形成的养殖习惯。如果不能尽快将这种思想观念根除掉,农民增收也仅仅是一纸空谈。

 

三、阿坝州农民增收的发展思路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课题组一方面深入农村,开展广泛调查,收集第一手资料。另一方面对农村经济发达,特别是农民收入水平高的地区进行认真分析和研究,总结其成功经验以供借鉴。通过调查与研究,我州高收入农户、村组的生产经营情况与发达地区的作法有不少共同之处,那就是:生产经营集约化,规模效益明显;发挥资源优势,特色经济方兴未艾;经济结构合理,非农经济比重突出;就业结构多元化,劳务经济作用巨大;集体经济基础牢固,综合职能发挥良好。为此,我们结合自身实际,提出了阿坝州农民增收的主要发展思路。

思路之一: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规模生产效益    当前农业生产呈现出以家庭为单位的超小规模特性,这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农业机械化、规模化和科技推广应用,阻碍了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顺利迈进,也是阿坝州农村经济长期徘徊的根本原因所在。发达地区的实践证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是农民增收行之有效的一条捷径。为此,应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筹集资金,集中开发优势资源,兴办一批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农产品批发、加工龙头企业,尽可能延长产业链条,增加农业增值环节,力求经营活动收益最大化。

思路之二:开发利用优势资源,新兴特色经济产业   经过二十余年的改革发展,农产品全面短缺局面得到历史性转变,供求关系发生了根本性变化,由原来的卖方市场过渡为买方市场,加之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已由温饱型转变为无污染的保健型、营养型,城乡居民对农产品品质、结构有了新的要求,致使大宗农产品出现价格低迷、销售困难。通过调整产业结构,立足资源优势,用“优、特、精、绿”品种替代传统大宗农产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新兴特色产业,以优质产品占领、开拓市场。同时,特色产业经济的兴起,还可带动服务、加工、运输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延长了农业产业链条。

思路之三:积极发展二三产业,开辟非农经济道路   农业生产经营作为广大农民最稳定、最主要的收入来源,占去了农民收入的绝大多数份额。但是,依靠发展农业生产来增加农民收入已越来越困难,农户增加收入的“金钥匙”需要到农业之外去找寻。农村非农产业较为发达的浙江、福建和山东等地,农民非农收入占纯收入的比重高达78%、66%和54%,强有力地支撑着三地农民收入的快速稳定地增长。因此,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就是走非农道路,使多数以至绝大多数农民在非农产业中获得稳定职业,从而获得稳定的劳务收入。

思路之四:引导农村劳动力转移,发挥“劳务经济”作用   从世界发达国家走向现代化的历程来看,走工业化、城镇化道路,转移乡村劳动力,是提高现代化水平、解决农民就业和增加收入的共同规律。再从“劳务经济”发达的浙江、湖南等地近几年的情况来看,尽管农业比较效益下降,农业收入不断减少,但由于农民劳务经济的稳定增长,支撑着农民收入不降反增。因此,从事劳务已成为现阶段农民增收的一个重要途径。

思路之五:夯实集体经济基础,走共同富裕道路    现行的农村集体经营与农户分散经营双层承包经营体制,由于集体经营层次职能的“空心化”,农业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又退回到了“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时代,尤其在阿坝州这样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少数民族地区,村集体经济的职能非常脆弱。我们应当充分发挥村集体经济在种植计划安排、技术服务、农田水利建设、农产品营销等方面的作用,带动农民积极调整结构, 增加收入,实现共同富裕。

 

四、农民增收的主要对策与措施

在新的发展时期,要有效地增加农民的收入,我们必须多一些适宜的发展思路,多一些切实可行的措施。当前,国家正在实施“天然林保护”、“生态环境建设”、“退耕还林还草”三大工程和西部大开发战略,农村经济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与机遇。我们一定要抓住机遇,立足州情,充分开发和利用资源优势,以市场为导向,科技为动力, 提高农产品质量和经济效益;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和生态建设,优化结构,调整布局,搞好绿色食品基地建设,实施名牌战略;因地制宜,调整农村经济结构,加快农村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步伐。

(一)、加大基础设施的投资力度,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我们一定要抓住有利时机,加快对人畜饮水、农业灌溉、农村水电、乡村道路和草场围栏等农村小型基础设施的建设步伐。要结合退耕还林还草工程,加强对中低产田,特别是经济收益差的低产田的改造,。要结合“三配套”和“牧民新村”建设,加大对草场资源的治理、保护力度。在项目建设中,则要积极引入市场机制, 充分调动各方投资和建设的积极性。按照“谁投资谁所有,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鼓励农户、联户和其他社会力量投资建设。 同时, 对国家、集体投资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要用新的管理体制和运营机制,加强对其收费标准和服务质量的管理和监督,努力实现基础设施的持续利用。

(二)、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努力增加农民收入。

我们在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时,要在稳定供给总量的基础上,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研究和推广新品种,优化品种质量;要发挥比较优势,优化区域布局;要以先进技术改造传统经营方式,提高劳动生产率和土地产出率;要加大农产品加工力度,发展非农产业。

1、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充分发挥区域比较优势

我们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阿坝州农产品无污染、绿色这一优势,树立名牌、精品意识,以优质的产品抢占市场。在调整产品结构时,要大力发展适应加工需要的专用品种,促进农产品深度开发,延长产业链条,提高产品附加价值。在生产过程中,要改变单纯依靠多施化肥、农药来提高产量的做法,切实解决农畜产品疫病较多、农药化肥残留较高的问题。在经营方式上,尽快改变产品无标识生产、无标识流通和无标识上市的状况。花3—5年时间,在汶、理、茂等地建立特色水果、无公害蔬菜和花卉基地,在松、九、黑等地重点发展大豆、蔬菜和中药材等经济作物,在金、小、马等地搞好雪犁、苹果的品种改良,在阿、 若、红、壤等地抓好高原畜产品加工,从而形成各具特色的农业生产布局,充分发挥其区位优势。

同时,建立健全农业质量监测体系和农业标准体系。完善现有的种子、农药、肥料质检中心建设,新建农产品质量检测中心。抓好主要农产品的品质、生产、加工、包装、储藏、运输等标准的制订和修订,建立一批优质高产高效粮经作物标准化示范区,创建一批名特新优农产品。

2、转变生产经营方式,发挥特色经济作用

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是促进农民增收的切入点和着力点。在调整产业结构时,一定要换位思考,着眼于优、特、精、绿,对传统大宗农产品进行改良,不断引进、示范和推广优良品种,真正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特”,要因地制宜,充分发挥阿坝州农产品无污染、绿色这一优势,树立品牌,以优质产品抢占市场。通过发展金堂黑山羊、黑白花奶牛等养殖业、引进欧洲甜樱桃、美国“黑珍珠”李子等水果新品种,发展旅游观光农业。从根本上解决我州农产品科技含量低、产品更新换代迟缓、品种结构单一、市场适应能力弱小等问题。

3、搞好农产品深度加工,提高产品附加价值

随着城镇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其膳食结构得到根本性改善,在对直接粮食消费需求减少的同时,对加工产品提出了数量和质量上的巨大需求。我们必须瞄准城乡市场新的需求,以农畜产品储藏保鲜等初加工为切入点,以深度精加工为着力点,加大对农产品加工企业的扶持力度,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业,延长农业生产产业链条,增加农产品的附加价值,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值得一提的是,阿坝州得天独厚的高原绿色牦牛产品的加工存在着巨大的潜力和市场前景,应对现有的肉联厂、皮革厂和奶制品厂进行技术改造,全面提升产品质量档次,开发新产品,从而真正发挥畜牧业半壁江山的优势。

4、调整农村就业结构,加快农村劳动力转移。

一方面要加强对农民就业技能的培训和教育,通过各种有效途径提高农村劳动者的文化素质和劳动技能,使之尽快适应劳动力的市场需求。另一方面,应尽早调整农村劳动力就业结构,实现“变农民为市民”。首先,要挖掘农业内部的就业潜力,积极引导劳动力向养殖、水产、林果业转移,向产前、产后环节分流;引导生产资料不断向农业大户、专业户集中,使其他农民转变为农业工人,变经营收入为工资性收入。其次,又要开拓农村非农产业的就业空间,积极发展农村第二、三产业和农村私营经济,搞好劳务输出。况且阿坝州拥有世界闻名的众多旅游胜地,而与之对应的餐饮娱乐业、旅游纪念品加工业等却相对落后,加之乡镇企业处于二次创业时期,农村劳动力的转移面临着良好机遇。

5、壮大集体经济实力,发挥组织引导职能

阿坝州具有丰富的农业资源优势,可将优势资源转化为优势商品,关键是如何开拓市场,使农民获得较高的回报,增加收入。因此,我们应选择一批条件较好的村,积极发展村级牧场、观光园林等各具特色的集体经济,真正发挥其组织引导职能,带动农牧民增产增收,并不断影响周边村组。

(三)、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培育壮大龙头企业。

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根据本地资源优势,确立主导产业或重点产品,发展生产基地,兴办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拓展产品销售市场,从而形成产、加、销一体化产业链条,并不断向二、三产业延伸。它是一种新型的生产经营方式。加快推行农业产业化经营,要抓好以下几点:

1、建立重点产品生产基地,夯实产业化经营基础   农业商品生产基地的开发建设是推进农业产业化的基础。有规模才有优势,有优势才有市场,有市场才有效益,以规模化促进产业化,将有市场见效益的优势产品壮大为主导产品、支柱产业。应下大力气,统一规划,加快结构调整进程,确立具有地方特色和比较优势的产业作为支柱产业或重点产品,积极引导农户参与,迅速扩大其生产规模,提高经济效益。力争用5—10年时间,建设松潘、黑水等地的30万亩青稞豆薯基地,建设汶川、理县、茂县、金川和小金等地20万亩专用农产品基地和36万亩特色水果基地、以及16万亩无公害蔬菜基地,建设阿坝、若尔盖和红原等地的高原绿色畜产品生产基地。

2、扶持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发挥其幅射牵引作用   龙头企业一边连接着农户,一边连接着市场,具有开拓市场、引导生产、深化加工、延长、扩张产品的销售时间和空间,增加产品附加值、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等综合功能。龙头企业的经济实力强弱、科技含量的高低、牵引力的大小,关系着产业化经营的规模、成效和广大农户的收入。一定要多方筹集资金,集中开发优势资源,兴办、扶持一大批与生产能力相适应的农产品批发、加工龙头企业,实行优惠政策给予扶持,尽可能延长产业链条。

3、建设农产品市场体系,疏通产品流通渠道    完善的市场体系和发达的交易系统是支撑农业产业化经营的重要因素。 因此,在市场体系建设中,一定要坚持有形市场和无形市场相结合,国家、集体和个人一起上的原则,按照“市场网络体系化、市场布局群落化、市场运作信息化、市场交易现代化”的发展思路,构筑多元化市场体系。建立农产品市场中,一方面要在农产品主产区和重要集散地,建设中心批发市场;另一方面要在大中城市建立完善的销售中心或综合批发市场。从而使农产品能迅速占有和不断拓宽市场份额。

(四)、推进新的农业技术进步,加强农业信息体系建设。

要继续抓好农业科学技术的引进、试验、推广,普及有关农业科技应用率,发挥农业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一要进一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农业科技创新体系,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鼓励科研院所、大中专院校、企业及农业科技人员,以科技开发、技术咨询、 技术入股和技术转让等多种形式,从事技术推广与服务工作。二要加快科技成果的转化,建设高水平科技园区。三要在稳定农技推广体系的基础之上,抓好公益性职能和经营性职能的农技推广工作,逐步形成国家扶持和市场引导相结合、无偿服务和有偿服务相结合的新型基层农技推广体系,加大农业实用技术推广力度。

针对当前只注重引导广大农民在产业结构调整中生产什么、经营什么,而严重缺乏对产业市场的开拓和市场供需信息的预测这一较为突出的问题。今后,应加紧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信息系统,基本形成队伍健全, 手段先进,制度规范的信息采集、分析、预测、发布予一体的权威农业信息体系,为引导农产品产销、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政府宏观调控提供准确、及时、系统的信息。尽快建成由科研院所、推广机构、农产品批发市场、龙头企业和专业大户组成的广域网络系统。同时,还应组建农产品市场营销服务体系。有关部门要多层次、全方位搞好农产品的流通与市场营销服务工作。还应当注意,要按照市场经济规律,正确处理好农户、企业和相关服务组织之间的利益关系,以经济利益为纽带,形成互利互惠、共同兴衰的依存关系,保障我州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

(五)、加快农村小城镇建设,发展农村非农经济。

我州旅游事业方兴未艾,三配套建设以及加工型龙头企业的基地建设进展顺利,为我们建设农村新集镇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条件。在今后的5—10年内,应集中力量把汶川的三江、理县的桃坪、茂县的松坪沟、松潘的安宏和九寨沟的大录等乡建设成为旅游城镇;把汶川的雁门、理县的通化、茂县的富顺、金川的沙尔等乡建设成为专业市场和主导产业城镇;把红原的龙日坝、阿坝的查理、若尔盖的热尔等乡建设成为畜产品加工业城镇。通过以上农村小城镇和汶川、茂县、九寨沟和马尔康等地的建市,力争吸纳35%的农村劳动力。

在建设农村小城镇的同时,要建立科学的土地流转机制,加大引导小城镇周围农户向二三产业转移的力度,并通过承包、租赁、转租等形式将其耕地、草场及时移交到高山村寨、远牧点农牧户手中,使其逐步搬迁到河谷地带和交通沿线,从根本上改善他们的生存环境和生产条件。

 

课题组组长:牟戈头(州统计局局长)

副组长:何世明、李德胜

  员:郭仕虹、陈晓斌、段玉明、马德珍

  稿:郭仕虹、陈晓斌、段玉明(总篡)

(鸣谢来源:阿坝州政府网  2003-9-11)